社会在飞速发展,但流行音乐的发展却显得有些停滞不前。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,我发现自己依然沉醉于20年前的经典老歌。这几年,几乎没有什么新歌能够真正打动我,值得我反复回味。如今,一些低质量的口水歌和恶搞歌曲却成了热门,受到许多人的追捧,令人感到无奈。
回顾80年代和90年代,涌现出大量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。例如,87版《红楼梦》的13首插曲至今依然那么动人,堪称无法超越的经典。能够成为时代经典的原因,首先在于如王立平、许镜清、阎肃等词曲创作者的精心打磨,他们的作品贴近生活,旋律动人,浸透了无限的诗意。其次,刘欢、毛阿敏、李娜和罗大佑等实力歌手的倾情演绎,为这些歌曲注入了灵魂。词曲创作与演唱的无缝结合,造就了一首又一首流传的佳作。
然而,如今流行乐坛却因商业化的深度介入,歌曲数量虽以几何速度增长,但大多是快速消费的产品。词曲创作者未能深入探讨,往往选择翻唱或拼凑,结果导致低质量快餐式歌曲的泛滥。那些旋律不够动人的作品,干脆把曲风转向说唱;而歌词若不够有趣,就拼命堆砌一些晦涩的古诗词或者顺口溜,让人啼笑皆非。这种口水歌无处不在,更糟糕的是,某些粗俗的垃圾歌曲也竟然进入了大雅之堂。
展开剩余48%此外,现在的歌手水平良莠不齐。有些歌手只需具备良好的外貌形象,经过包装就能登上舞台;许多歌曲的录音工作大多在棚内完成,演唱会现场假唱的现象也愈发普遍,甚至出现了代唱和助唱的情况。耳边充斥着大量阴柔和像诵经般的音乐,实在让人难以忍受。
那么,曾经美妙的歌曲都去哪儿了呢?虽然口水歌与垃圾歌曲一时喧嚣,但终究难以成为经典。希望在未来,能有更多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诞生。
发布于:江西省旺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